第(1/3)页 周日的清晨,海淀镇老宅的院落里洒满阳光。 一家人围坐在院中的石桌旁用早饭——小米粥、酱菜、芝麻烧饼,简单却温馨。 祖父林翰章老人精神矍铄,二叔林崇礼热情地招呼着。 饭后,林崇文呷了一口粗茶,做出了一个决定:“今日天光好,带秀蓉和怀安,去趟显龙山、黑龙潭走走。也让怀安……沾沾那方的山水灵气,醒醒脑子,期末考再用把劲。” 他的话依旧带着读书人特有的矜持,但主动提出全家出游,这在他因官场失意而消沉后,是极为罕见的。 这个决定,无疑是对儿子昨日获得家族认可的一种延续和肯定。 母亲王秀蓉脸上露出欣喜的笑容,连忙起身: “好,我这就去准备些吃食。” 二婶也热情地帮忙,很快准备了烙饼、酱肉、茶叶蛋用油纸包好,又灌了一壶凉茶。 一家人告别祖父和二叔一家,出了军机处胡同,再次雇了三辆人力车。 “去显龙山,黑龙潭那边。” 林崇文对车夫说。 “好嘞!显龙山,黑龙潭!那边景致好,就是路不太好走,您几位坐稳喽!” 车夫拉起车,朝着西北方向而行。 车子驶出海淀镇,眼前的景色从市镇的喧嚣迅速转变为乡野的开阔。 道路是真正的“马路”(土路),更加崎岖不平,“无风三尺土”形容得恰如其分。 路两旁是大片的稻田、荷塘和散落的村落,远处西山的脉络在初夏的阳光下显得格外清晰,玉泉山的塔影秀丽。 空气清新,带着泥土和庄稼的气息。 行不多远,路旁荒野中,圆明园残存的石柱、拱门遗迹赫然闯入眼帘,如同巨大的伤疤,在蓝天下默然矗立。 林崇文望着那些残骸,轻轻叹了口气,对林怀安低声道: “瞧见了吗?国之不国,再好的园子也是废墟。读书人当以此为鉴。” 这话语沉重,为这次出游蒙上了一层历史兴衰的苍凉底色。 林怀安(郝楠仁)望着那些触目惊心的废墟,现代灵魂对这段屈辱历史的认知与眼前的实景重叠,心中涌起强烈的震撼与悲愤。 车子继续前行,经过冷泉村、太舟坞,人烟越发稀少。 约莫半个多时辰后,前方出现一座绿树葱茏的山峦,车夫指着说: “先生,那就是显龙山了!” 首先映入眼帘的,是显龙山东南山麓升腾的白色水汽。 空气中硫磺的气息渐渐浓郁。 人力车在离山脚不远的路边停下。 林崇文引着家人,沿着一条小路向前走去。 1. 天然温泉眼: 很快,他们来到了那眼著名的天然温泉泉眼旁。 泉水从石缝中泊泊涌出,热气腾腾,在阳光下折射出微光。 泉眼周围有简单的石砌围护,水面漂浮着些许矿物质形成的薄膜。 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