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“聪哥,有点事想跟你商量下。” 林怀安语气平和。 王韭聪斜眼看他: “啥事?” “是关于我早上起床的事。” 林怀安开门见山,“我知道我起得早,动静可能影响你休息了(承认对方感受)。 你看这样行不行: 第一,我以后起床、洗漱、出门,动作再轻一倍,保证像猫一样(做出让步)。 第二,第二,作为补偿,我每天帮你占图书馆靠窗那个最安静、光线最好的位置(提供价值)。 第三,你不是常说那位置难抢吗? 第四,你看怎么样?(共赢提议)” 这个方案完全出乎王韭聪的意料。 他愣了一下。 那个图书馆的黄金位置确实是他想要的,但自己总是起不来抢不到。 林怀安的提议,直接命中了他的需求点。 “你……真愿意天天帮我占座?” 王韭聪将信将疑。 “说到做到。” 林怀安肯定地说,“就当是感谢聪哥平时在宿舍的照应。” 王韭聪脸上闪过一丝不自然,随即摆摆手: “行吧行吧……你以后动作轻点就行!占座……那就麻烦你了。” 一场潜在的冲突,就这样被一场心照不宣的“交易”化解了。 林怀安用微小的代价(早起几分钟占座),换来了宝贵的晨间宁静和减少了一个主要反对者。 策略三:巧用“示弱求助”,转化嫉妒情绪 周四体育课,内容是单杠练习。 体育教员要求完成引体向上。 这对于体能底子薄的林怀安来说仍是难关。 他勉强做了两个就气喘吁吁。 而赵冬青虽然学习一般,但身体灵活,轻松完成了八个,得到了教员表扬。 课后休息时,林怀安拿着水壶,主动坐到正在树荫下擦汗的赵冬青旁边。 “冬青兄,你这引体向上真厉害!有什么诀窍吗?” 林怀安语气真诚,带着请教的意思,“我这胳膊就是使不上劲,练了好久也没起色。” 赵冬青有些意外,看着林怀安——这个学习上碾压他的“学霸”,居然在体育上向他求助?他脸上掠过一丝得意,随即热情起来: “嗨,这个啊,主要靠腰腹和背发力,光用手臂当然累!来,我教你……” 赵冬青认真地讲解、示范起来。 林怀安专注地听着,不时提问,并真诚地道谢: “原来是这样!多谢冬青兄指点,我待会再试试!看来每个人都有擅长的地方啊!” 这番“示弱”和真诚的请教,极大地满足了赵冬青的价值感。 他看林怀安的眼神柔和了许多,之前的隔阂似乎消融了大半。 “示弱求助”策略成功传递了一个信号: 我并非全能,我也有需要向你学习的地方。 这有效地降低了对方的嫉妒和防御心理。 策略四:巩固“建设性小团体”,营造积极环境 林怀安深知,抵御负面环境最好的方法,是构建一个积极的“小气候”。 他更加有意识地加强与谢安平、常少莲、吴双柳等“学习小组”核心成员的互动。 课间讨论: 第(2/3)页